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 社訊 第45期 - 珍惜生命 2013年1月 編者的話 胡偉明社工 「生命冇take 2」、「活著就是精彩」、「熱愛生命」….都是社會上鼓勵人愛惜生命的宣傳語句。 在香港’每年平均約有1,000人死於自殺(生命熱線網頁,2012),他們以不同的方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亦有人在無法預計的事件中,一瞬間不幸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看了這些新聞,除使人感到悲痛惋惜外,更 會覺得生命無常,人隨時都可能會死。在沒有人知道生命何時結束時,人活在當下更應珍惜生命,為生命 譜上意義及價值,創造自己豐盛而美好的人生。 今期社訊以「珍惜生命」為主題,總編輯蔡宗輝先生撰文闡釋生命的意義及價值,並引用Robin Sharma的「The Leader of No Title」一書內提及人生十大遺憾,探討人有生之年應積極為自己創造人生, 展示著生命的意義,才能活得精彩,不致生命到終結時出現遺憾。值得青年人及關注生命教育人士細閲。 編委會很榮幸邀請到前童軍知友社總監陳樹鍈太平紳士擔任總編會客室的專訪嘉賓。陳總監於過去 十二年帶領童軍知友社穩步發展,於訪問中分享他的成長經歷片段,面對困難不氣餒’積極進修,努力學 習,不斷充實自己。另從訪問中感受到陳總監為人處事的人生哲理,充份反映他的睿智及歷練,當中有不 少是值得青年人學習及細味當中的人生智慧。 主題文章:珍惜生命° 總編輯 蔡宗輝先生 在一間天主教堂內,一位神父正在主持彌撒,神父劈頭就問:「各位教友,你死得未?」 現場的教友都很愕然,神父闡釋,人的生命總有終結,我們不會知道甚麼時候離去,如果,我 們能活好每一天,甚麼時候離去都沒有遺憾,那就是活出了生命的意義。死亡,是很多人的忌 諱,很多人一提到死,就馬上要加上一句大吉利是丨可見能直視死亡的人並不多,但有趣的是, 思索死亡,會較容易讓人領悟到人生的真理,當一個人能認真思考,會認同人生其實很短暫, 無論是顯赫貴胄,抑或是天橋下的拾荒者,最終還是歸於麈土,無人可以例外。在香港跑馬地 天主教墳場外,有一對聯刻著: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聽説此聯是由一位英國神 父所題,對得不算工整,卻也道盡了生命的規律,值得深思。 人出生時是哭著出娘胎,旁人為著迎接新生命的來臨而笑,這意味著人生的路不易走;若 人離世時,能含笑離開,旁人因這人離世而不捨,這也意味著這人生前的所作所為,有其意義。 相反,若因有人離去而要放鞭炮慶祝,那這人的所作所為,必定是為人所不恥。可見,生命的 意義是體現在每個人對人、對親友、對社會、對國家的種種關係。 沒有人知道生命何時結束,且看去年中秋節南丫島的沉船意外,興高采烈的水上賞煙花團, 幾分鐘之內由天堂掉進地獄、家破人亡,聞者傷心。可見幸福並非必然,生命可以一瞬即逝, 如果我們沒有活好每一天,不幸驟然離去,實在有説不出的遺憾。去年的冬至,有一個世界末 曰的傳説,據説是由古代瑪雅民族的曆法計算出來,如果各位能看到這篇文章,相信這個傳説 並無實現,因為付梓之時,一定已過了冬至。不過,我們值得思考一下,假若真的有世界末曰, 我們會怎樣度過末日前短暫的日子呢?如果真的有末日來臨,我相信甚麼物質和財富的擁有, 權力的籌謀,身份的高低都會變得毫無意義。現在,我們不妨從生命最後一天的國度出發,去 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看看人生的核心價值所在。 有一本書叫The Leader of No Title作者是Robin Sharma,作者從一個墳墓石碑上刻著的 人類十大遺憾,引導讀者在人生最後一天出發,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很值得大家細味。Sharma 認為人生十大遺憾是: 1. 在人生最後一天,屬於此生的美妙歌曲,還依舊深藏心中,從未被詠唱出來,是一個遺憾。 每個人的生命,總有其獨特而精彩部分,但可能礙於一些觀念或想法而退縮,到頭來失去 了舒展的機會,未能把內心光芒盡情展示,這可説心願未了,實屬遺憾。 2. 在人生的最後一天,還未活出卓越的天生潛力。 常言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人生到最後的一天,仍然是棄而不用,實在是浪費了上天 的恩賜,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我們總會遇過可以發揮的機會,我們常聽到有人説,如果 可以從頭開始,我會怎樣怎樣,這正表示沒有把握機會來臨的一刻,縱有天賦潛質,仍未 能發揮,可惜,可惜呀。 3. 在人生最後一天,發現自己從未以身作則,啟發過任何一個人。 人類的文明是薪火相傳的,無論是對自己的子女、親人、學生、工作伙伴、甚或人生中直 接或間接接觸到的人,如果有能力對他人有所啟發,也就證明我們的生命對別人有積極的 意義。可惜有些人,不但未能以身作則,甚至對自己的子女,工作伙伴,也未能做好榜樣, 更甚的是以其負面的人生態度,負面的處世觀念,散發著予人痛苦的毒素,這種人生本身 是一個遺憾。 4. 在人生最後一天,發現自己從未冒險,以獲得不凡的成就。 世界那麼大,要去探討,要去體會,必須結集勇氣,能力和技巧,離開個人的安舒區,向 新的領域出發,這正是跳出框框,締造不凡。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戀棧安逸,付上 的代價可能不只是活得平凡,更有可能因為求安逸而失去做人的尊嚴,甚或被淘汰。每一 個人,都可以有尊嚴、不平凡地生活,缺乏的,可能就是勇氣和承擔抉擇後果的膽量。 5. 在人生最後的一天,領悟到自己錯失良機,未能一瞥登峰造極之境,只因誤信人必須安於 平凡,懶得求變。 有些人的生命,像一隻樹熊,每天都在睡夢中,十年一覺楊州夢,醉生夢死,一覺醒來, 已過了人生幾個十年的光景。且看現今的青年,有不少沉溺在毒海,或在虛擬網中,隱蔽 沉淪,一愰已是十多年。筆者多年前曾見一位十來歲的少女,來中心時青春無敵,可惜野 性難馴,生活胡混,時而離家出走,時而大被同眠,墮胎也不下兩三次,十多年後,在街 角再見到她,明顯地滄桑留痕,但外表裝扮依然,看來沒有寸進,只是青春不再,難再與 當前少艾一族同日而語,虛度十多年的歲月,如曾積極進取,人生際遇可能已翻幾番,落 此下場,實教人唏噓。 6. 在人生最後一天,難過自己從未學會化困境為成功、點石成金的方法。 人生順逆本自然,而且困惑總是十之八九,所以,學習面對逆境是人生必須的功課,有些 人習慣逃避,不肯面對困難,遇上不如意事,只會怨天尤人,推卸責任,未曾體會過付出 努力而得到成果的滋味,如此經歷一生,事事仰賴於人,真是沒有甚麼成功感可言,驟然 離去,追悔莫及。 7. 在人生最後一天,懊悔在工作上只為了自己,而沒有幫助他人。 任何人都需要有工作,因為工作是人的能力展示,是人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群體的貢獻, 可以説工作本身是每個人的一個角色的演繹,把人生變得更實在,而人生的意義,有相當 部份是透過每個人的工作彰顯出來。不過,怎樣看待工作和與人的工作關係是因人而異的, 職場上看到不少爭鬥踐踏,也見過不少扶持提攜,水平低的終日籌算如何上位,水平高的 思量如何扶持後晉,如果工作被視為人生的成就,那麼有能力在工作上幫助他人,則是更 大的成就,能否做得到,就要看個人的修養和胸襟了。 8. 在人生最後的一天,發現自己只按社會所教的方式過活,而沒有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甚麼是理想的生活呢?多年前流行四子説法,就是屋子、車子、妻子、兒子,而現代社會 所吹捧的,可能是”更上一層樓”的富豪式生活,這些可能是以物質為主的社會教育,但 不一定觸及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既然,人只能活一次,究竟我們有否選擇自己真想要的生 活方式呢?曾經看過一則新聞,香港有一對夫婦,都是專業人士,收入頗佳,卻毅然放棄 一切,歸田園居,過著農耕汗水的生活,可能很多人不以為然,他倆卻自得其樂,好不寫意, 能活出真我,確實是很幸福的事。 9. 在人生最後一天,發現自己對所愛的人,沒有清楚表達愛意,是極大的遺憾。 在中國人的社會,很多時愛意的表達很含蓄,即使在夫婦、親子間,都甚少坦露愛意,正 因如此,一生中可能錯過了很多溫馨快樂的時刻,甚至因而產生誤解,做成怨慰,是天大 的遺憾,人生短暫,我們要珍惜眼前人,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對父母的感恩, 沒有及時表達,那又是一種遺憾。 10在人生最後一天,發現自己只因為過於害怕,而拒絕接受成為領導者、讓世界更美好的使 命,並因此一事無成,虛度終生。 人生總有機會遇到一些關鍵時刻,要我們作出決定,我們未必是最有能力的人,但要有當 仁不讓的心,因為知道自己有為世界美善而作出貢獻的心,而承擔領導的角色,為的是阻 截魔障,讓世界更美好,士窮乃見節義,面對艱難時刻,最能展示人的本性,能有這份承 擔的勇氣,免使我們虛度此生。 年幼時出席長輩的喪禮,既難過也害怕,心想,如果人不會死多好丨當走過人生的幾十年 寒暑,逐漸明白到原來生命因有終結,活著才有意義,因為每個人只可以活一次,只能在這條 人生路上往前走,不能回頭,生命的終結,正是上天對全人類一個最公平的規劃,正因為機會 均等,人人皆有一死,怎樣去過這一生,就展示著人生的意義了。同樣過了一生,有些人帶給 別人的是關愛、溫暖,有些人帶給別人的是仇恨,怨慰。人生最精彩之處,正是生命的意義可 以由自己創造,由自己抉擇,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困難,學習,工作,戀愛,家庭,朋友,千 絲萬縷的關係,以正面或負面的態度面對,同樣是一個選擇,當你能有信心數算自己一生能帶 給別人多少安慰,我深信你的內心會很富足,相反,當你知道一生帶給別人多少痛苦,你同時 也意會到多少人內心對你憎恨,你對自己的人生同樣也就作出了評價,最可憐的可能是那些對 自己一生所作所為無知無覺的人,那真是白過了一生。 每個人在有限的人生時段,可以盡情地演繹,但怎樣去演繹,是個人的選擇,而怎樣去選 擇,正彰顯著個人的教化,價值的取捨。有些人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以一 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損人利己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這種心態,正是做成地溝油、毒奶粉, 遺害人間的罪魁禍首。人生的取捨,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到做好本份,進而利己利人,最 終去到捨己為人的境界,正是生命意義的進化,從物質的生命,進化為靈性的生命,從小愛進 化為大愛,而貫穿當中的,就是愛,由自愛而至博愛。在人類歷史中,我們惦記的不是甚麼富豪、 明星,我們懷念的,往往都是對人有貢獻和關愛的人。 讀完Robin Sharma所指出的人生十大遺憾,心中有股激動,假若我們不立刻改變我們的人 生態度,這墓碑上的文字將會應驗在我們身上,帶著十個遺憾去過這一生。很多人可能一直將 自己視為受害者,把自己不如意的經歷歸咎於外在,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負起責任。其實,每 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若能儆醒,避免落入這十大遺憾,珍惜生命、珍惜眼 前人、活在當下、予人造就、存好心、做好事、説好話,身體力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和 機會,去過豐盛和有尊嚴的一生。 總編會客室人物專訪—— • 法律援助署前署長 陳樹鍈太平紳士 總編會客室,是次請來前童軍知友社總 監’陳樹鍈太平紳士接受訪問’陳總監 退休前是香港法律援助署署長,曾任童 軍知友社總監十二年,一直帶領著童軍 知友社穩步發展,過去十多年來與陳總 監共事,在機構面對多個關鍵時刻,都 深感陳總監的睿智和歷練,實在獲益良 多,這次邀請陳總監接受訪問’期望能 讓讀者從另一角度向陳總監學習。 編:陳總監經歷數十年歲月,當中有甚 麼可以和讀者分享呢? 陳:我是在戰後出生的,其實同期有很 多朋友,都同樣經歷過很多艱苦的 時刻,大部份人在戰後都是過著艱 苦的日子,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會穿 膠花,做手工業幫補家計,我就是 那個年代的人。 讀小學時,我們不像現在的孩子, 有傭人、有電視、可打機,當時我們的生活很簡單,常與小朋友隨山跑,摘山稔,玩豹虎, 打波子,那時候沒有冷氣,電視也不普及,一般家庭都只是聽收音機,當時不會覺得不開 心,小孩子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找到樂趣和朋友。其實當年,無論居於新界或市區,那時 的孩子都是可以四處遊玩,有很多群體生活,相比現在時下青年,很多都是隱蔽打機,缺 乏了與人相處的技巧。現在回顧那時的生活,能夠從朋友處學會很多,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當年雖然貪玩,幸好接觸的都是正路的友群,沒有誤入歧途。至於現代家庭,對子女 的保護更甚於以前,以前的父母,其實與現在的差別不大,都要忙於工作或家務,以前兄 弟姊妹多,父母亦很難事事照顧。那時讀書的同學年齡也很參差,年齡接近的都會聚在一 起,朋輩對我讀書的影響頗大。及至出社會做事,雖然也有起跌,但幸好結識很多良師益 友,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對我日後的發展幫助非常大。 編:看來你的成功在於你的主動性,成長時家庭對你的照顧看來有限,但人生總有機會遇到困難,你 面對困難的時候,會抱怎樣的態度面對呢? 陳:面對困難,不要氣餒:例如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請教成績好的同學,做到不恥下問。我在小學 時的成績算是中上,及至中學,學業能突飛猛進,就是得力於向同輩學習。 小學時實在很愛玩1不喜歡被迫死記,無奈也要適應,中學時較重啟發性,思考多了,著重原則 和理解,學習興趣也因而提升。有時自己會想,為何人家成績那麼好 > 自己會反思,人家每天溫 習幾個小時,那自己就要加把勁。 編:就是那顆鬥心,驅趕著你進前。 陳:無辦法,那時家裡就是看成績的,傳統的家庭都要求子女名列前茅,可能自己有個「唔衰得」的 心態,漸漸爭取好成績。 編:那你會否同樣要求子女名列前茅呢? 陳:我不想子女有這些壓力,所以安排女兒入讀國際學校,她們在開心環境由唱遊開始學習,成績沒 有分名次,評語每多鼓勵性,及至高中才開始感受壓力,我的要求其實很低,就是盡她們的能力 去讀書,她們現在都大學畢業了,以後就得靠自己了。當然,她們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點的。 成績以外,我要求子女要有良好品格,不能沾毒品,要有自制力,懂得處事,待人,作為父母當 然是希望她們能成長自立,可以照顧自己。 編:作為新派的父母,你如何與子女相處? 陳:她們在海外讀書時當然較少見面,但在港時,都與一般家庭無異,放假都會帶她們出外遊玩,現 在她們長大,獨立慣了,而且各有各忙,見面可能要預約,但我和太太都很珍惜與女兒相處的時 間。我與她們的代溝在所難免,有時能從她們的角度去看事物,反而能釋放自己,作為家長已不 再是高高在上。我認為現今的家長需要懂得聆聽,不要以為父母凡事都懂,能從子女角度看事物 是另一個面貌。 編:知道你做了三十多年律師,其實入法律界是否是你一向的抱負呢? 陳:其實也不是,回顧起來也算很幸運,家族當中沒有法律界人士,我之所以接觸法律界是緣於第一 份工作,因家境問題,中學畢業後我未有入讀大學預科,第一份工作是在政府司法部門的法庭圖 書館辦事,因而對法律和律師行業認識多了,慢慢形成發展方向,當時港大仍未有法律系,政府 因為律師短缺而設置獎學金,而我就憑自修進入門檻,獲得獎學金保送到英國•考獲律師資格後 回港轉職到律政司那裡,便開始了律師的生涯。 由此看來,我在事業的發展可説是命運的安排。我所遇到的上司,都能給我悉心的栽培,給我機 會發揮,這是我的幸運,當然後天的努力其實也很重要,假使我在中學畢業後不繼續進修,就沒 有機會完成大學預科,也遑論從倫敦大學取得學位及得政府保送取得律師資格。 編:伯樂不常有,能遇到好上司,人才能得以發揮,難怪你處處予人機會。看來不甘於現況,對你來 説是一種動力。 陳:對呀,我加入童軍知友社,就是希望可以鼓勵青少年做事要有毅力,不要輕言放棄,雖説人生的 際遇各有不同,但也不要受宿命影響,必須先靠自己努力,爭取成績,然後上天才能眷顧。 編:這也是説,機會只給予預備好的人,恰如童軍格言Be prepared。聽來很有共鳴,原來我與你的 成長經歷也頗類似,當年我就是讀完小學就要出社會工作,整個中學是在夜校完成,穿膠花,踩 衣車,送貨都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很多都是這樣成長的。 陳: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有不同經歷,有不少都是經過艱苦奮鬥,最後取得成功的。 編:當中的關鍵同樣是不甘於停滯不前,是這一種動力。 陳:是呀!其實比我更艱苦的人多不勝數,當年我獲委任為法律援助署署長,報章爭相報道,要我分 享奮鬥成功的經驗’後來自己閲歷多了,知道比我更刻苦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就不再接受這類訪 問,因為這並不值得驕傲,比我更成功和更有鼓勵性的大有人在,不過既然答應了,就破例接受 這此訪問。 編:其實也很有意思,我們無意去比較或去標榜誰最刻苦或強勁,記得多年前我放下粉筆,離開教書 生涯時,有學生也知道我的成長經歷,對我的刻苦表示佩服,我連忙把握機會吿誡學生,為自己 的人生負責,不應叫苦,認為苦可以不幹,人須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陳:那時很多人的家境都相類似,當時並不覺艱苦,相比之下,現在才覺當時生活是非常刻苦。 編:人生畢竟要有所經歷才覺得豐富。 陳:所以人生是不需與人比較,是與過去比較,比起當年,現在應感到有進步,對將來應該有憧憬, 也應終身學習,否則不進則退。 編:陳總監曾於法律援助署及童軍知友社服務,當中有什麼體驗? 陳:兩者之間的服務性質實在很巧合,服務對象都是弱勢社群人士。法律援助是為有需要訴訟卻負擔 不起法律費用的人士而提供的。而童軍知友社是為低學歷,低動機或雙待的青少年及少數族裔人 士提供服務。 編:假設現在要請你為青年人講一堂最重要的課,你會講甚麼呢? 陳:其實真的很難,因為青年人有自己的想法及理想,比如黃之鋒,十幾歲人對著傳媒可以應付自若, 我們當年十來歲,最多只能站在台上朗誦,你要我與他們分享經驗,可能他們會覺得我長氣和老 套,所以我對與青年人分享有些猶豫,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他們認識的事物可能比我多,他們 自有分析能力及其思考角度。 但總會老,我見有些老人家,身體衰退,入住了老人院,漸漸失去了自我照顧的能力。終有一天, 人會步入老年,甚至最基本的起居飲食都需要別人照顧,不能自主,所以我很想對青年人講,如 不珍惜目前一切,不去主宰自己的命運,那與住在老人院,不能照顧自己的老人有何分別呢丨 編:這樣的提醒其實也很實際,現今的青年人,所作所為很多是在傷害自己,不要説到吸毒,單是徹 夜不眠沉醉於虛擬世界,對健康已可釀成很大的傷害。 陳:是呀,青年人在精神上、體力上仍可籌劃美好將來,為何不去為自己做些有創造性,建設性,有 意義的事呢!吸毒或自暴自棄,不就等如自廢武功嗎丨 後記 與陳總監共事十多年,陳總監給我的印象是個沉穩睿智的人,事事觀察入微,樂意為他人造就機會, 與人關係和睦,處事面面俱圓,是我敬佩的一位前輩。在這次訪談中,陳總監讓我們看到他的成長經 歷,感受到他為人處事的人生哲理,當中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在陳總監成長的歷程中,不甘於停滯 不前、不恥下問、經常自我反省,不斷充實自己,都是成功的關鍵,很值得青年人學習。從陳總監對 子女的期望,能感到慈父的情懷,對青年人的提點,珍惜自己能掌控的機會,更是踏實無華的忠告, 盼青年讀者能對陳總監的勸勉,深徹細味。 賽馬會啟業青少年服務中心 川港交流活動〜 童一天空下當一天香港人 黃麗楠社工/陳雅芝社工 作為香港童軍總會其中一個單位,童軍知友社很高興可以參與川港交流活動。我們以「童 一天空下當一天香港人」為主題,於元朗及觀塘區招募了近50名青年大使,接待約68名來 自四川綿陽市的訪港學生。青年大使早於 2012年7月下旬開始接受本社訓練,透過 領袖訓練,提升他們帶領小組及活動的技 巧;在了解活動流程後,確立各人的崗位, 並了解現時四川狀況。青年大使們掌握各 方面的資料後,訂立自己於是次活動的使 命,透過與朗屏中心的大使們一同誓師, 讓青年大使們願意以交流及推廣「族群共 融」為青年大使的使命。青年大使更自行 設計整天交流日程及活動內容,他們表示 由設計流程至實地考察,都讓他們增加不 少對香港青年人生活及居住環境的認識,獲益良多 接待活動以「城市重建」及「城鄉發展」為題,讓四川訪港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元朗及觀塘 區的市民生活狀況,並探訪青年大使的家庭;從而認識更多有關香港人的生活實況。於交流當曰, 青年大使們先以普通話帶領訪港學生,分組進行互相認識及溝通活動,並簡介當天流程。拍過 大合照後,各小隊分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發至社區內有特色的地方(社區設施如圖書館, 商場或食店等)。青年大使一邊協助四川學童購買港鐵車票,一邊講解香港貨幣面額及特色。 體驗過乘坐香港鐵路後,他們便到達社區內的大型購物商場,訪港 學生稱於四川成都也有商場,但分別在於香港的商場會有歌星表演 或是商場活動,他們感到好奇。看過名店林立的商場後,青年大使 們便帶領小隊參觀本地屋邨/社區,經過擠擁的橫街窄巷,然後到 達市政大樓熟食市場,體驗香港飲食文化之一——大排擋/街邊小 食。青年大使分別帶領小隊不但介紹公屋設施,更參觀自己的居住 單位及分享個人生活習慣,讓學生們了解香港的生活質素及居住環 境。部份小隊更是在青年大使的家中享用「自家製」的午膳呢I 最後回到中心進行總結,訪港學生表示從未想過香港的居住環 境是這麼小;分享過後,大家都不時舉機拍照留念和在照片背面寫 上當天的感受。大合照後,青年大使一同送行,跟朋友們揮手道別。 家訪一美味自家製午飯 為使川港交流活動可延續發展,2012年12月下旬童軍知友社轄下的啟業中心,帶領約20名青 年大使,一同到四川綿陽市與訪港學生重聚。希望透過更多交流機會,讓青年大使對中國民族的認識, 擴闊視野。本港及四川的學童,都熱切期待著在聖誕節期間於四川重逢呢! 賽馬會朗屏青少年服務中心 南家有賞一 南亞裔青少年服務 黃楚彥社工 朗屏中心成功獲批「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增補 活動撥款,於2012年暑假期間,為區內的南亞裔青少年,舉辦 一項名為「南家有賞」的計劃。計劃的主題為「家」、「孝」, 藉著〈弟子規〉、〈花木蘭〉等不同的教材,向南亞裔青少年, 宣楊為人子女應有的孝義及涵養,讓參加者能夠認識中國文化和 尊重長輩的精神,最後,透過義工探訪、音樂會,分享會,身體 力行,表現出〈弟子規〉中「汎愛眾」、平等博愛的精神。 破繭行動之決戰海陸空 鄧卓晞社工 學校社工於2012年7月3至4日為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16名中三男生 舉辦「破繭行動之決戰海陸空」野外挑戰訓練營。活動目的乃培養參加學生的正面思維和健康 興趣,以抵抗區內的不良文化。 在大潭童軍營地進行兩日一夜的訓練營中,首天安排參加學生勇闖高空繩網,挑戰自己的 膽量,學習突破自己的安舒區,激發自己開拓新天地的潛能。 傍晚時分,學校社工和學生圍在燒烤爐吃著豐富的燒烤,接着出發到大潭水塘進行夜行體 驗。過程中,他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曠野摸黑前進。社工在活動後進行解説,引導他們反思自 己面對不良誘惑時應持有學習拒絕的心態,也提醒他們身邊有那些資源可以運用。 翌日,參加學生進行整天的獨木舟活動,寓訓練於娛樂,讓他們感受學習時也可以很愉快、 也可以很有趣。離營時,各人依依不捨,意猶未盡,看來他們都在這次挑戰營中獲益良多。 「讚好家人LIKE」 研討會暨頒獎禮 陳潔瑩社工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單位於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舉辦的「讚好家人LIKE」計劃已圓滿舉行。 壓軸活動為「讚好家人LIKE」-研討會暨頒獎禮,於2012年7月7日在元朗趙聿修紀念中學聿 修堂舉行。當日由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督導主任何淑華女士致歡迎辭,趙聿修紀念中學羅蔡妍芳校長頒 獎予得獎者’並邀請學者: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高級導師江耀華先生向出席人士分享「LIKE 世代下的青少年」及社工專業講者:童軍知友社賽馬會朗屏青少年服務中心督導主任蔡宗輝先生分享 「超越讚的父母」講題。同場亦進行「讚好家人LIKE」DVD教材套首播,並邀請拍攝的青年人分享 取題拍攝和對家人愛的感受;及「讚好家人LIKE」漫畫展覽活動,讓出席人士欣賞得獎作品和漫畫冊。 當天亦設置漫畫及DVD銷售處,讓參加者可即場購買。 參加者中包括得獎者的父母和師長到場支持和鼓勵青少年人,充分反映家人之間的愛與支持。另 外,不少家長從觀看各「愛」主題DVD片段和漫畫後’更明白從青少年角度去看家人之間的「愛」 是怎樣的。總括而言,此活動最終能達到提升青少年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愛,強化家庭功能,推廣親子 和諧家庭教育的目標。 普通話暑期夏令營 郭志華先生 中心於今年暑假除舉辦一直深受家長歡迎的Kids Fun暑期夏日營及暑 期LEGO夏令營外,更特別舉辦了不同主題的暑期活動周,其中包括普通話 暑期夏令營。此夏令營針對幼稚園中班至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而設,學生須於 課堂上以普通話溝通,透過看圖説故事、唱兒歌及小手工等活動’趣昧而快 樂地學習普通話。課程涵蓋健康、社會、科學及藝術等內容,學生除能學習 普通話外,更能學習不同範疇的知識。中心更安排了學生於最後一課時將所 學的表演供家長觀看,家長表示此課程成功讓子女不再害怕於別人面前説普 通話,更勇於以普通話表達己見。 劍橋中小學英語課程得獎消息 「Addvantage Partnership Programme 12-13」金獎榮譽 鄭敏怡中心經理 英國文化協會近日宣佈本中心在其第二次舉辦之Adc/vantage Partnership Programme 上蟬聯金獎榮譽,表楊中心在過去一年積極協助提供優良培訓及推廣,並成功推薦了數百名 考生報考劍橋英語考試,取得優良成績。中心經理及助理中心經理於11月9日當日被邀出席 頒獎典禮。 在家長及學員過去十一年的長期支持下,學員人次屢創新高,對象 亦不斷擴展-由幼稚園至高中程度。為迎合市場需要,中心來 年將會伸延課程可提供之級別到IELTS程度,共提供10個不 同程度的劍橋英語課程(Foundation、Pre-Starters、Starters ' Movers、Flyers、KET for Schools、PET for Schools、FCE for Schools、CAE及IELTS)供學生報讀。經過H年的努力, 中心已成功建立一個極具規模的學習階梯,範圍之廣實屬同類 教育中心少有。  僱員再培訓局20周年巡迴博覽- 「星級試讀班」花藝設計及特色 莫綺婷助理中心經理 為了讓更多市民認識及報讀僱員再培訓局之課程,僱員再培訓局於2012年10至11月期間舉辦 了「ERB20巡迴博覽」,內容包括「星級試讀班」、「ERB廿載人與事展覽」、「ERB課程展覽」 及「ERB20主題影片」等。本中心有幸在是次巡迴博覽中獲邀成為其中一間參與「星級試讀班」的 培訓機構,試讀班主題為「花藝設計及特色」。 星級試讀班已於2012年11月17日下午4時30分至6時在奥海城2期地下主題中庭順利舉行, 約有130人參加。活動中邀請了陳麗玲女士及鍾潤娣女士作星級嘉賓及星級導師,主要教授香港不 同節日的花藝特色、花籃之製作過程及與學員分享花藝行業的實況、經營模式、行業前景及人才需求。 部份學員更有機會親身體驗製作花籃之過程。當天中心於活動場地亦設置了課程推廣攤位,向公眾宣 傳中心之僱員再培訓局課程及為有興趣之人士作即場報讀,場面熱鬧。 競技同樂知友日2012 童軍知友社競技同樂知友日2012於12月2日(星期日)假大潭童軍中心舉行。大會安排多 項活動予各支部成員及家長參與,計有原野烹飪、繩網、歷奇活動、遠足初體驗、手工藝、大 腳八比賽及拔河比賽,切合不同支部成員及家長所需。當日參加者包括本社政務委員、各級總 監、6個隸屬知友社的旅團領袖、各支部成員及家長約300人,眾人均投入參與、樂在其中。 今年的主席盾由東九龍第138旅奪得。 童軍知友社第42屆周年會議 及2012-13年度社務委員會 就職典禮 本社第42屆周年會議及2012-13年度社務委員會就職典禮已於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分別於香港童軍中心11樓集會堂及8樓金陶軒舉行。 童軍知友社總監陳樹鍈 榮休酒會及晚宴 童軍知友社總監陳樹鍈太平紳士於2012年8月榮休退任。本社特別於2012年8月31日為陳總監 在貝登堡聯誼會舉行榮休酒會及於金陶軒設晚宴,場面熱鬧。本社謹祝陳樹鍈太平紳士退休生活愉快! 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 社長: 杜溎峰高院法官 副社長: 馮和順先生 張念平先生 歐陽卓倫太平紳士 勞國康先生 陳永祥先生 李鳳翔律師 何照基先生 余錦榮先生 陳永雄律師 陳顥升先生 羅仁禮太平紳士 王柏濤先生 名譽顧問: 趙不求先生 楊家持先生 周湛燊太平紳士 陳柏泉先生 阮雲道先生 梁雲生太平紳士 楊寶坤太平紳士 羅仁禮太平紳士 法律顧問: 王建明大律師 陳國雄律師 嚴元浩律師 執行委員會 主席: 周炳朝律師 副主席: 譚鉅龍先生 岑文光律師 秘書: 吳龍昌先生 司庫: 鄭國強先生 委員: 顧家哲先生 邱浩波太平紳士 譚步宏先生 盧偉誠先生 陳樹鍈太平紳士 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 周兆熙先生 青少年服務發展小組 委員會主席: 梁士雄先生 教育委員會主席: 張學廣先生 公共關係及 社會服務小組委員會主席: 楊家持先生 童軍旅團協調小組委員會主席 陳永祥先生 刊物編輯小組委員會主席: 岑文光律師 童軍知友社總監: 顏明仁博士 副童軍知友社總監 (教育及行政): 陳立志先生 副童軍知友社總監 (青少年服務): 吳國棟女士 助理童軍知友社總監 (教育及公關): 丁偉明先生 助理童軍知友社總監 (青少年服務): 黎培榮先生 助理童軍知友社總監 (旅團及財務): 邱祖耀先生 副總幹事: 謝潔怡女士(署理) 督導主任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何淑華女士 督導主任(綜合服務) 蔡宗輝先生 鄭仲文先生 綜合教育中心經理: 鄭敏怡女士 行政主任: 顏介中先生 總社辦事處 地址:九龍柯士甸道童軍徑香港童軍中心8樓814室 電話:2957 6355 傳真:2302 1661 電郵:foseo@scout.org.hk 網址:http://www.sahkfos.org 香港童軍總會一綜合教育中心 地址:九龍柯士甸道童軍徑香港童軍中心8樓818室 電話:2957 6499 傳真:2302 1410 電郵:ec@scout.edu.hk 網址:http://www.scout.edu.hk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地址:新界元朗水邊圍邨盈水樓平台201至203室 電話:2443 3640 傳真:2443 2522 電郵:fossswu@netvigator.com 網址:http://fosssw.sahkfos.org 賽馬會朗屏青少年服務中心 地址:新界元朗朗屏邨賀屏樓平台216至225室 電話:2475 5441 傳真:3005 4922 電郵:admin@foslpit.org 網址:http://www.foslpit.org 賽馬會啟業青少年服務中心 地址:九龍啟業邨啟祥樓1至4及10至27號地下 電話:2754 9561 傳真:2756 4413 電郵:kyadmin@sahkfos.org 網址:http://www.kyit.sahkfos.org.hk 監督及出版:童軍知友社 特別顧問:楊毓照太平紳士 顧 問:楊搦麗麗女士、譚步宏先生 編輯委員會:岑文光律師(主席)、梁淑英總監(負責總監)、蔡宗輝先生(總編輯)、 胡偉明先生、禁慧煌女士、鍾詠雯女士、莫綺婷女士、曾善美女士 社訊已上載於總社辦事處網址內,如有任何寳貴建議,歡迎直接電郵至fos@scout.org.hk